《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过刊查询页面

    关键词中包括 的文章

1 桃红四物汤加味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形态改变的影响
姜昊南1, 吕浩1, 曲宇豪1, 王岩1, 江渟2△, 张建华2 2025年03期 [43-47][摘要](236)[pdf 3297KB](96)
2 拇趾外翻足弓形态参数与第二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刘旭1,2,王闯1,2,冯凤鸣1,2,陶世武2,杨宗宇2△ 2024年11期 [36-41+47][摘要](145)[pdf 1011KB](139)
3 清宫正骨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分析
单郑鹏1,赵海丰1△,孙晶2 2024年11期 [16-20][摘要](232)[pdf 953KB](162)
4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分析
张凤军1,周广超2,巴昭臣1,李凯1,张殿治1,王合强1,宋志萍1 2024年10期 [54-59][摘要](170)[pdf 3930KB](248)
5 基于足底压力及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对拇趾外翻步态的力学分析
郭紫嫣1,梁佩文1,孙卫东1,程桯1,蒋科卫1,陈思1△ 2024年09期 [12-16][摘要](383)[pdf 951KB](388)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1,王晓东1△,石宏悦1,杨志慧1,顾宇涵2,王湜1 2024年06期 [39-43][摘要](303)[pdf 2214KB](79)
7 甜瓜籽提取物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王希杰1,卢吉高1△,温成1,帅振鹏1 2023年03期 [6-9][摘要](614)[pdf 590KB](141)
8 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骨密度与步态差异及两者关系分析
陈彭雷1,阮鹏飞1,吴聪1,曾纪诚1,沈景2,季卫锋2△ 2023年12期 [28-33][摘要](289)[pdf 1039KB](118)
9 细银针联合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陈瑞锋1,韩芳苗1△,刘丽明1,戴文涛1,左利平1 2023年11期 [24-29][摘要](289)[pdf 746KB](162)
10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联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王庆丰1△,杨艳梅1,程国平2,王丹丹1,唐洪涛1,骆焕1 2023年11期 [1-7][摘要](321)[pdf 1560KB](216)
11 温阳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血清中成骨、成血管因子及H型血管标志物的影响
宋红梅1,谢文博1,2,林菲菲3,吴毅泽2,王和鸣2△ 2023年10期 [6-11][摘要](282)[pdf 977KB](180)
12 凝血酶促大鼠软骨细胞生长、形态转变和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
朱志恒1,2,吴希晨1,2,丁佳滢1,2,王学宗3,曹月龙3,郑昱新3,丁道芳1,2△ 2022年11期 [1-6][摘要](498)[pdf 1619KB](237)
13 干扰环状核糖核酸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阮锋1,李贺伟1△,龚艳琳2,刘佳丽1,刘平1 2022年10期 [7-12][摘要](651)[pdf 870KB](214)
14 超声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曾美惠1,黄诗雯1,李佳怡2 2022年09期 [43-46][摘要](503)[pdf 567KB](247)
15 加味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苑成发1,韩松2△,俞鹏飞2,陈国锋1,王少甫1,王琦3 2022年09期 [36-42][摘要](581)[pdf 724KB](243)
16 颈椎下终板形态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
史晓萌1 李春根2△ 柳根哲2 尹辛成2 陈超2 郑皓云2 祝永刚2 赵思浩2 2022年05期 [16-22][摘要](675)[pdf 1090KB](319)
17 悬吊运动训练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效果研究
马秋云1 王正田1 马崇1 何晓华2 王晓娜1 李娇1 常永霞1 左小宏1 2022年03期 [21-25][摘要](743)[pdf 739KB](255)
18 基于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袁兆丰1 高润子2 张长昊3 张志广1 夏天卫3△ 沈计荣3△ 2022年02期 [81-84][摘要](533)[pdf 449KB](239)
19 伤科九味健骨片对家兔骨短缩延长后血清骨钙素及骨组织的影响
位春巍1,2 陈嘉怡2 郑臣校2△ 2022年02期 [1-7][摘要](775)[pdf 2210KB](278)
20 身痛逐瘀汤对不同静水压下人退变髓核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刘志超1,2,张帆3,孙旗3,康晓乐3,袁巧妹3,柳根哲4,陈江3,5△ 2022年01期 [5-9][摘要](769)[pdf 2400KB](385)
21 两种基因多态性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关联性分析
张彦军1 郭铁峰1△ 杜凯然2 刘晓雪2 罗林钊2 李佳明2 2021年08期 [34-38][摘要](509)[pdf 577KB](281)
22 步态周期垂直力下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征
陈凯奇1 石宇雄1△ 陈敬恒1 何达东1 2021年04期 [8-12][摘要](493)[pdf 1797KB](293)
23 半刚性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杨峰 周峻 麻昊宁 移平 唐向盛 谭明生 2021年03期 [36-41][摘要](514)[pdf 789KB](269)
24 红曲通过激活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
冷明昊 张卫华 陈东 廖银平 2021年03期 [7-11][摘要](547)[pdf 1333KB](342)
25 黄连素对脊髓损伤大鼠染色病理、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吴建军1△ 梁珪清1 郑昌坤1 徐强2 徐佳隆2 2021年02期 [5-9][摘要](474)[pdf 1398KB](340)
26 加味阳和汤对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高伟华1 李玉杰1 杨鸿冉1 李志超1 杨振国1 齐鲁1 董建文1△ 王文波1△ 2021年01期 [1-5][摘要](611)[pdf 1374KB](425)
27 桃红四物汤加减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张桢阳1△ 丁积勇1 孟永久1 王敏龙1 2020年11期 [46-49][摘要](518)[pdf 582KB](237)
28 拔戳揉捻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量化研究
殷京1 刘广伟2 王德龙2 李俊杰3 赵宝力3 王海洋4 张清1△ 2020年11期 [10-13+17][摘要](482)[pdf 844KB](378)
29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椎管横截面积的影响
陈彥均1 温涛2 许鸿智2 侯宇2 林定坤2△ 2020年05期 [31-34][摘要](778)[pdf 493KB](466)
30 颈椎动态角度牵引结合透视下正骨手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119例
蔡尚欢1 范华雨1 李洋2 宋永伟2△ 张杰2 2020年02期 [29-32][摘要](632)[pdf 720KB](342)
31 应用两种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骨密度差异
崔岩1 刘志强1 吴艳刚1 2020年01期 [28-34][摘要](656)[pdf 1245KB](434)
32 反式维甲酸诱导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
胡鸿扬1,2 薛艳1,2 曹月龙1,2 庞坚1,2 郑昱新1,2 丁道芳1,2△ 2018年08期 [1-4,10][摘要](810)[pdf 760KB](575)
33 动态应力钢板与普通应力钢板对羊股骨干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纪平1 刘彬1 鞠海洋1 刘大山1 姜红江1 李佳佳1 谭远超1△ 2018年06期 [6-10,16][摘要](942)[pdf 1993KB](602)
34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
刘少强1 叶小伟2 梁珪清1△ 陈伟1 刘伯龄1 王华锋1 陈齐勇1 2018年05期 [44-48][摘要](1099)[pdf 597KB](645)
35 不同肌力训练方法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影响
宝金才1 张秀花1 王志2 王峰3 苏彬3 2018年05期 [23-26][摘要](996)[pdf 507KB](624)
36 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马松涛1 邱庆虎2 王科1 柏冰1 李印鹏1 孙志强1 2018年04期 [36-39][摘要](741)[pdf 574KB](529)
37 胎肾细胞悬液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申艳1,2 郑清莲3△ 2017年12期 [4-7,12][摘要](682)[pdf 901KB](550)
38 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进展
梁红广1 龚利1△ 李建华1 邵盛1 储宇舟1 陈 浩1 何鹏飞1 2017年11期 [75-78][摘要](807)[pdf 478KB](502)
39 甘肃汉族人群COL9A2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王兴盛1 王想福2 赵宁2 范有福2 孙凤岐2 2017年11期 [7-10][摘要](753)[pdf 499KB](551)
40 颈椎椎间孔狭窄的病理性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的研究进展
梁栋1 周红海1△ 苏少亭1 余进爵1 2017年07期 [76-79][摘要](699)[pdf 504KB](369)
41 前交叉韧带个体化解剖重建研究进展
韩序勇1, 张庆文2△, 2016年09期 [74-77][摘要](885)()
42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王想福1 王兴盛2 范有福1 孙凤岐1 2016年04期 [78-82][摘要](568)()
43 “筋出槽、骨错缝”理论在脊柱源性疾病中的认识
刘强;李君;张军; 2012年10期 [72-73][摘要](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