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椿
(2014年4月19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在河南洛阳牡丹花开的季节,我们迎来了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年会暨平乐正骨论坛的召开。首先,请先允许我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齐聚中原、传承创新”,将交流“骨伤科特色中医药技术、骨伤科基础研究和学术进展前沿”等内容,并有相关领域专家作专题讲座,希望这些内容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有所收获和帮助。
各位代表,我们成立骨伤科的学术团体的目的就是要为骨伤科医药人员服务,我们要作的事情就是团结国内外骨伤专业人员,推动和促进骨伤专业学术的发展和进步。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特色,应该认真总结、继承和发展。从学科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研讨并广泛的征求意见,几年来,作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我们制定了《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ZYYXH/T372~415-2012),共44个部分,已于2012年7月1日发布,并于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这就为我们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提供了法定的依据,这是关系中医骨伤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原设想10年之内完成所有骨伤疾病的治疗规范,但现实是难度非常大,近期我们又申报了11个部分,我想为了中医骨伤的生存与发展,大家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知难而上,做出不懈努力,一直坚持到把我们全部特色的中医骨伤治疗规范完成。
二是我们确定了九个骨伤二级分科,即正骨、筋伤康复、内伤、骨病、脊柱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骨坏死、小儿骨病,并对九个二级分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认真的考证,由常务委员会研究拿出初稿,并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已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会号召大家在尽可能情况下,按照这九个二级分科设置,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加以完善。骨伤科是学科,学科就应有它的确定含义、特定的内涵、外延和历史沿革。骨伤科学是研究人体各部位损伤和运动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临床学科,早在西周时期伤科就已列入四大医科之中(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随着历史的发展,骨伤学科不断完善,传承至今。在中医各科中,我们骨伤科是唯一有完整的系列教材的学科,有硕士、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工作站,百张以上床位的专科医院几十家,综合医院都设有骨伤科。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毕业生不愁分配,在原国家教委调整专业设置目录前全国有21所大专院校设有骨伤系或专业。为此我们不断呼吁和力争高等院校恢复骨伤系,这件工作我们还应作不懈努力,力争早日使骨伤专业能回归到高等中医院校的专业目录中。
三是遵照吴仪总理“名校、名科、名医”三名的指示精神,骨伤分会在总会的领导下,率先开展名医、名科的评选工作,评选出第一届“骨伤名师”23位、“骨伤名科”19个,这件事在中医界引起较大影响,表彰先进、树立标杆,也激励后学,对骨伤人才队伍的成长,推动和促进骨伤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正能量作用。为此,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还应继续作好这件事,并制定了《中医骨伤名师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并已报总会。学会也十分关注此事,我相信在总会领导和分会全体委员的关注支持下,第二届骨伤名师、名科一定会在公正、公平、公开的评选氛围中产生。
四是按照国家政府职能改革方案,将下放转移部分政府职能,学会将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我们骨伤科分会也要做好积极准备,努力发挥社会团体在增强社会活力方面的作用。
各位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骨伤科分会于2010年成立,已历四年,按照章程应该换届,这次换届将严格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同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也面临换届,我们将在两个总会的领导下进行换届工作。我希望新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能把热心学会工作,对中医骨伤事业赤胆忠心、勇于奉献的专家、学者吸收进来,使得学会真正成为团结全国骨伤队伍、为骨伤事业服务的学术团体,让骨伤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各位代表,近期刘延东同志对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批示里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大力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骨伤学界同道也应积极响应,投身于医改工作中,为发展骨伤学术,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