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全国中医骨伤科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12年9月22日)
尊敬的市人大崔玉琴主任、张正锋秘书长、刘维忠厅长、尊敬的孙树椿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在兰州市共同参加2012年全国中医药骨伤科学术年会,在此我仅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致力于中医骨伤科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医药和社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承办这次会议,为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甘肃省中医院。今年甘肃省中医院今年连续承办了学会三个会议,这在全国和全国学术历史上是没有的。甘肃省中医院为支持会议,动员了全院职工服务,让我们十分感动。协办单位江苏省康缘药业集团、南开药业有限公司,也为大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这也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在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他充分肯定了这些年中医药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医改和为人民健康服务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医药工作如何继续服务好人民群众、参与医改并发挥重要作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为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医药理论源远流长,中医骨伤学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治疗特色和治疗优势的学科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自1986年成立以来,在历届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团结了全国中医骨伤专业人员,壮大了中医骨伤人才队伍,加强了中医骨伤学术交流,推动了中医骨伤事业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了300多家不同类型的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从业人员达四、五万人。分会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表彰了以孙树椿、施杞、王和鸣等为代表的中医骨伤传承人和以朱立国、张军等为代表的优秀经验继承人;授予为骨伤科专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老中医“中医骨伤名师 ” 称号;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公布的29位传承人中,也包括了3位中医骨伤科专家。分会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分会委员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奖项,其中2009年朱立国教授主持的 “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与机理 ” 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张军教授获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分会积极推动制定中医骨伤科临床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完成骨伤科44个病种中医诊疗指南。在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救治及重大社会活动的保障、开拓国际学术交流的领域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的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座的诸位专家,都是中医骨伤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都肩负着推动中医骨伤学发展的重任。希望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就如何推动中医骨伤科的发展,畅所欲言。在此我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以中医理论为源提高创新能力
今年3月23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头版,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教授孟和及他发明和倡导的外固定器——孟氏架。孟氏架是源于中医药又融合现代科技的骨折治疗器具,它的发明奠定了我国在骨折治疗外固定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其简便廉验的优势也冲击着当下同领域的医疗市场。中医药是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将中医药的丰富经验与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或许是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域之一,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和医药创新高地。孟氏架的诞生和应用,为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死路。中医为源,融汇现代医学和科技,或将引领我国医药创新的方向。
第二,继续认真继承和整理名老中医经验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中医师承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医学就以师承的形式流传下来。事实证明, 有名师传授和没有名师传授大不一样, 老师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积累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生, 大大加快了学生的成长步伐,缩短了成才周期, 可以说师承教育是中医成才的捷径。我希望分会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中医传承规律和传承模式, 对探索人才的培养模式, 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造就新一代名医。
第三,继续深化中医骨伤的学科建设
自1983年福建中医学院率先开设骨伤专业后,先后有21个院校设立中医骨伤系或中医骨伤专业,有完整的系列教材、博士、硕士授予点,培养了大批骨伤科高级专业人才。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和中医骨伤科学自身的发展需要,分会的专家提出了中医骨伤科学二级分科的要求,并已经开展相关工作。这是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十分重要的。希望专家们要以促进中医骨伤学科的发展为目的,准确把握中医骨伤专业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中医的特点,重视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把工作做扎实,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中秋节和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在此,也提前预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