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于天源 鲁梦倩 吴凡 耿楠 周嫱 吕桃桃.推拿治则治法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2):77-79.
点击复制

推拿治则治法的形成与发展()
分享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ISSN:1005-0205/CN:42-1340/R]

卷:
第28卷
期数:
2020年12期
页码:
77-79
栏目:
学者论坛
出版日期:
2020-12-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05-0205(2020)12-0077-03
作者:
于天源12 鲁梦倩12 吴凡3 耿楠4 周嫱12 吕桃桃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坊3北京联合大学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关键词:
推拿 治则 治法 理论 教材 研究
分类号:
R274.39
文献标志码:
B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医士学校.中医推拿学[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3.
[2] 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5.
[3] 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2.
[4] 浙江中医学院.推拿学讲义[M].杭州:浙江中医学院,1985:47.
[5] 罗才贵.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1-36.
[6] 王华兰.推拿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2-68.
[7] 吕明.推拿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6-33.
[8] 宋柏林,于天源.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7-24.
[9] 房敏,宋柏林.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00-203.
[10] 王继红.推拿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40.
[11] 王军.推拿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8-10.
[12] 罗才贵.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20.
[13] 吕明.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0-32.
[14] 王之虹.推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4-46.
[15] 范炳华.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32.
[16] 宋柏林,于天源.推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24.
[17] 王之虹,于天源.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21.
[18] 王华兰.推拿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5-21.
[19] 翟伟.推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6-11.
[20] 金宏柱.推拿学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1:14-20.
[21]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13.
[22] 房敏,刘明军.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19.
[23] 李义凯,翟伟.推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14.
[24] 李义凯,蒋松鹤.推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8-12.
[25] 于天源.伤科推拿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5.
[26] 于天源.按摩推拿学[M].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5-6.
[27] 于天源.按摩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5.
[28]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76.
[29]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推拿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72.
[30] 宋菲,胡建鹏,王健,等.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6(12):1657-1659.
[31] 张浩良.治则治法新论[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12(4):43-46.
[32] 李扬林,王永萍.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图表试重构[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6):6-96.
[33] 岑泽波.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9.
[34]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7-189.
[35]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7-189.
[36] 张晓雷,马家驹,王玉光.当代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发展特点浅析[J].中医杂志,2017,58(4):620-621.
[37] 王春林.伤科推拿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38] 王永炎,盖国忠,陈仁波.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研究方法与发展方向[J].环球中医药,2014,7(1):1-5.
[39] 杨晗,魏凤琴.中医治则治法关系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9):2215-2216.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学名师项目(010121202)北京中医药大学名师工作坊项目(1000062420397)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