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树旺、,孙国栋,师彬△,等.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03):72-74.
点击复制

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ISSN:1005-0205/CN:42-1340/R]

卷:
第23卷
期数:
2015年03期
页码:
72-74
栏目:
文献综述
出版日期:
2015-03-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05-0205(2015)03-0072-03
作者:
孙树旺1、2; 孙国栋1; 师彬1△;
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济南,250031)
2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模型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志码:
A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林石明,李兆文,陈鲁峰,等. 颈康片对退变颈椎间盘髓核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4):470-473.
[2] 裘淑荣,郝文杰,胡跃波,等. 颈背肌切断复制家兔颈椎病模型颈椎间盘 IL-1β,TNF-α 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421-3422.
[3] 郝永强,施杞. 大鼠颈椎病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4):282-283.
[4] 马珍珍,魏新建,吕宏迪,等. 骨疼静胶囊对颈椎病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4,29(4):538-539.
[5] 赵晓勇,苏江宁,孙喜龙,等. 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用对兔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0(12):894-896.
[6] 郭建阔,李卫华,李继锋,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研究[J]. 中外医疗,2014,33(4):35-36.
[7] 张蕾,徐振华,林顺新,等. 雌激素在大鼠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J]. 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9,30(6):788-790.
[8] 谢林,康然,施杞,等. 骨密度与颈椎间盘退变关系的实验研究[J]. 实用老年医学,2008,22(4):286-288.
[9] 张华. 补肾活血舒筋方影响颈椎间盘退变的初步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0] 陈舰舰. 基于 “肝主筋” 组方通过 TNF-α/NF-κB 通路干预颈椎间盘退变[D].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1] 姜东杰. 刺激比格犬后纵韧带对颈交感神经节电信号的影响及意义[D]. 第二军医大学,2013.
[12] WHITEHILL R,MORAN D J,FECHNER R E,et al.Cervical Ligamentous Instability in a Canine In Vivo Model [J].Spine(Phila Pa 1976),1987,12(10):959-963.
[13] OSTI O L,VERNON-ROBERTS B,FRASER R D.1990 Volvo award in experimental studies:anulus tear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an animal model[J].Spine(Phila Pa 1976),1990,15(8):762-767.
[14] 彭宝淦,施杞.一个新的实验性颈椎病动物模型[J].中国中医骨伤科,1996,4(5):10-12.
[15] 唐淼.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 TNF-α,IL-1β 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1.
[16] 于林,葛鑫宇,陈宝田,等.葛根素对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 AQP1 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9):901-903.
[17] 黄萍萍,廖军,张乐,等.电针对颈椎病模型大鼠纤维环Caspases-3,9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507-1509.
[18] 曹寅生.丹桂五虫散对大鼠早期颈椎间盘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19] 王拥军,施杞.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动态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3):199-202.
[20] 刘汝专,刘金浪,郭艳军,等.溶髓方对大鼠椎间盘退变中软骨终板 IL-1β 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284-1286.
[21] 高坤,高延征,王存丰,等.颈椎退变动物模型中椎动脉血流及结构变化的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5-6.
[22] 彭宝淦,施杞.软骨终板钙化与椎间盘退变送系的实验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613-616.
[23] 张义,刘福水,钟鼎文,等.长期异常应力对家兔颈后肌肌外膜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18-820.
[24] 郭长青,刘福水,马惠芳,等.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39(1):68-72.
[25] 熊勇,夏数数,彭锐.无创兔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3):8-10.
[26] 王卫明,金大地,芦建民,等.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终板软骨细胞迁移规律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9):622-626.
[27] 徐宏光,章平治,宋俊兴,等.循环机械压力诱导下兔椎间盘退变器官模型的建立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7(1):45-51.
[28] 王拥军,施杞,周泉,等.兔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1):39-43.
[29] 袁学刚,杨向东,张郭莺,等.济川养生驻颜不老方对肾虚型颈椎病大鼠的初步药效学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3):276-277.
[30] 江建春,李晨光,梁倩倩,等.大鼠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0):1034-1039.
[31] 江建春,卞琴,梁倩倩,等.大鼠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1):46-51.
[32] 江建春,黄敏,卞琴,等.大鼠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33-37.
[33] 杜思邈,张忠亮,李强,等.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气虚血瘀证候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441-442.
[34] 黄益奖,钱胜君,张宁,等.软骨终板损伤建立兔颈椎间盘退变模型[D].2009 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35] 贺庆,李兵,卓祥龙,等.经皮纤维环穿刺与经肌间隙纤维环刀刺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8(13):2059-2064.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4-05-14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220)
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编号:2012 ZHZX1C0405)
△通讯作者 E-mail:sdyky-shibin@163.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