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兴贤,石宇雄△.浮针疗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0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05):76-78.
点击复制

浮针疗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0例()
分享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ISSN:1005-0205/CN:42-1340/R]

卷:
第27卷
期数:
2019年05期
页码:
76-78
栏目:
临床报道
出版日期:
2019-05-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05-0205(2019)05-0076-03
作者:
陈兴贤1石宇雄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2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关键词:
浮针 前斜角肌综合征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685
文献标志码:
B
摘要: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科门诊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患者共20例,采用“浮针疗法”方案进行治疗,以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和疼痛评估量表为评价指标,对比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1个疗程后以及随访1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及总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各时段的VAS以及DASH 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20例前斜角肌患者中痊愈为3例,显效为10例,有效为5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浮针疗法在前斜角肌综合征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且浮针疗法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文尧,李迎国.前斜角肌综合征[J].中国骨伤,1992,5(6):11-12.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75.
[3] 陈德松.周围神经卡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1.
[4]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5-466.
[5] 陈振兵,洪光祥,王发斌.上肢功能评定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18(6):520-521.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5.
[7] SALLSTROM J,SCHMIDT H.Cervicobrachial disorders in certain occupation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mpression in the thoracic outlet[J].Am J Ind Med,1984,6(1):45-52.
[8] PASCARELLI E F,HSU Y P.Understanding work-related upper extremity disorders:clinical findings in 485 computers users,musicians,and others[J].J Occup Rehabil,2001,11(1):1-21.
[9] 于景臣,徐衍斌,初海坤,等,臂丛神经松解术治疗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近远期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48-50.
[10] 汤志宏,胡闯,孙浩.手法松解前、中斜角肌腱膜治疗颈型颈椎病[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2):40-41.
[11] 刘宏光.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8,33(6):476-478.

备注/Memo

备注/Memo:
通信作者 E-mail:shiyuxiong@sina.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