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悠悠 周学平 杨菊 孙伯青 梅芳.中医三联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大偻22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01):76-78.
点击复制

中医三联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大偻22例()
分享到: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ISSN:1005-0205/CN:42-1340/R]

卷:
第27卷
期数:
2019年01期
页码:
76-78
栏目:
临床报道
出版日期:
2019-01-1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1005-0205(2019)01-0076-03
作者:
金悠悠1 周学平1 杨菊1 孙伯青1 梅芳1
1江苏昆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江苏 昆山,215300)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揿针 中药 功法
分类号:
R593.23
文献标志码:
B
摘要:
观察中医三联疗法(穴位揿针、中药内服外热奄、传统功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科治疗的肾虚督寒型大偻患者22例,采用滋肾温督补髓、补肝柔筋止痛、健脾祛湿通络的思路选用中药内服外热奄并配合穴位揿针和传统功法进行治疗,疗程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枕墙距、指地距、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实验室指标、疗效情况、总有效率、满意度。结果:枕墙距、指地距以及BASMI前后比较,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侧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室指标方面,ESR和CRP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疼痛评定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疗效方面,总有效率90.9%,满意度100%.结论:基于“肝脾肾”整体观的中药内服外用、揿针、功法结合的三联疗法,其使用简单、方便、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东海,王国春,马丽,等.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8-269.
[2] 焦树德.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3,24(2):1-4.
[3] 冯兴华,姜泉,刘宏潇,等.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0):1309-1311.
[4] 赫军,诸葛天谕,李冬冬,等.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2):19-23.
[5] 吴春雷,王丽聪,吴皓宇.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2):45-48.
[6] 施德享.简易强脊功法联合中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8-19.
[7] 蒋志刚.小针刀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53-55.
[8] 蒋明,Dav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18-1019.
[9]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19-123.
[10] 陈德菻.太极白鹤亮翅功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干预效果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14-16.
[11] 季明亮,钱邦平,邱勇,等.男女性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4):337-340.
[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30.
[13] 张万义,张永红,王笑青.双醋瑞因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与右旋布洛芬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中医正骨,2012,24(6):26-28.
[14] 林昌松,李楠,卢军,等.双蚁祛湿通络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5):821-824.
[15] 陈君立.疏肝益肾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25.
[16] 贾秋颖,李燚绯.补脾胃、强肝肾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39-40.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专项(KS1662) 1江苏昆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江苏 昆山,215300)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