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栗占国,张奉春,曾小峰.风湿免疫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77,28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9.
[3] 栗占国,张奉春,曾小峰.风湿免疫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94.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1-353.
[5] 黄帝内经.见:《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编委会.传世藏书[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33,39.
[6] 赵佶.圣济总录.见:《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编委会.传世藏书[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7] 张景岳.景岳全书.见《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编委会.传世藏书[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8] 张璐.张氏医通.见《中医古籍临证必读丛书·内科卷》[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631-637.
[9] 陈师文,裴宗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见:《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编委会.传世藏书[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10] 黄春林,朱晓新.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8,199,228,229,262,210,211.